“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社會上熱議不斷,網上絕大多數人一邊倒地嚴厲譴責基因編輯嬰兒,從各種角度論證基因編輯嬰兒是“魔鬼”,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
在大洋彼岸,美國FDA也不允許進行涉及編輯種系或進行遺傳改變的臨床試驗,有33%的美國人認為測試人類胚胎開發基因編輯技術是合適的,60%的美國人支持在未出生的嬰兒中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以減少孩子今後患病的風險。而且,在高度宗教的人群中,46%的人表示使用基因編輯來減少嬰兒後來患病的風險是合適的,而在不信教的人群中,這一比例高達73%。(可參考相關新聞數據:http://www.cnjiyin.com/guowaiyanjiu/20181124_802.html)
這一結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有些民眾非常擔心“基因編輯”會讓富人擁有“定製”自己下一代的能力,將諸多優勢基因彙總,那麼他們的下一代不僅可以更健康、更強壯,也可以更聰明、更美麗。
這會導致什麼?這必然導致:人生來不平等!
在“階層化”引起廣泛焦慮的社會中,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嚴格系統的訓練,貧苦家庭的孩子只能在“快樂童年”和“減負”中獲得一絲安慰,以至於“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成為普遍現象。如果再加上基因編輯,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孩子之間的差距。
這或許有點駭人聽聞,但是確實是目前所面臨的倫理及社會正義風險的重大擔憂。
很多人希望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來制止今後的基因編輯嬰兒,但這是困難重重的。縱觀人類歷史,任何能帶來重大利益(哪怕是非法利益)的科技,都會吸引前仆後繼的犯險之人。
況且,基因編輯嬰兒並不需要多高的技術,有基本的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實驗儀器,一間幾十平方公尺的實驗室,一兩個經過短期培訓的操作人員,就能靜悄悄地做了。等到孩子平安降生,沒有任何法律能夠將他/她清除,也沒有任何法律能阻止他/她結婚生子,徹徹底底的“生米煮成熟飯”,其他人只能乾瞪眼。
而“完美嬰兒”的誘惑力,對有些家庭來說是無法抗拒的。即便法律不允許,他們也會尋求一個願意為他們提供基因編輯胚胎服務的“地下實驗室”做這件事。比如現在仍有不少人在悄悄的去做胎兒性別檢查,大陸法律不讓查,那就去香港查,百度“去香港查胎兒性別”有132萬個搜索結果……
54%的美國人表示,“即使基因編輯在某些情況下被恰當地使用,其他人也會以道德上無法接受的方式使用這些技術”。
任何科學的問題,最終還得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決。從科學的角度看,現在的基因編輯技術根本無法做到“定製完美嬰兒”。
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一次只能編輯一個位點,而且還有很高的失敗及脫靶風險(脫靶是指不該編輯的地方給編輯了)。目前有報導的最高成功率也不過60%,多數成功率不及20%。
為啥?正常人的細胞都有很強的基因組穩定性,有一套龐大的系統來監視並修復各種DNA損傷。基因編輯的本質就是先造成DNA的損傷,然後趁勢插入要編輯的片段,而這會被基因組修復系統識別並修復,從而造成編輯失敗。(Nature
Medicine論文)
(相關新聞參考:http://tech.ifeng.com/a/20180614/45026499_0.shtml)
而要創造一個“完美嬰兒”需要編輯多少個位點呢?
我們舉個例子,目前醫學文獻中已知與乳腺癌風險有關的基因位點多達4600多個,與運動天賦有關的基因有120多個,與教育成就有關的位點有1700多個……編輯一兩個位點等於在長城上貼了一兩塊瓷磚一樣,基本沒效果。
(圖片來源為公司乳腺癌基因檢測報告示例)
即便按最高的編輯成功率60%來計算,想要成功編輯幾千個位點的概率也無限接近於0。這個胚胎還沒編輯好呢,早早就被折騰死了……
所以,目前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用於重大的單基因遺傳病還有一定可能,因為只用編輯一次,成功率尚可接受;而定製一個“完美嬰兒”,其概率不會高於連中20次500萬……
實際上,對“完美嬰兒”的恐慌,恰恰說明了很多父母其實都想擁有一個“相對完美的嬰兒”,讓孩子的人生少走彎路。
分子心理學30年來近億人次的調查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人的心理和認知特性大部分取決於基因。因此,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孩子的基因,但可以通過精準育兒基因檢測,科學評估孩子的潛能特質、心理特質、營養特質三個方面,幫助家長發現孩子的能力特長和性格特長,揚長避短,因材施教。每個孩子就像是一座寶藏,找到合適的點他們便能閃閃發光。
給孩子一份精準的成長指導說明書,雖然孩子不是“完美嬰兒”,但你同樣可以給他有選擇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