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護膚的帖子,每天有成千上萬篇,但80%的文章看了也沒啥用,這些精心編排的內容,不管
風格如何幽默,排版如何優美,把護膚效果說得如何天花亂墜,本質上都只是為了推薦產品。推
薦產品本身並沒有錯,但任何不講深層科學原理的推薦,咳咳,效果都值得懷疑。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最終決定一個人皮膚狀況好不好的,是我們對護膚的科學原理,自身的肌
膚情況究竟瞭解得多透徹。盲目追求昂貴的名牌化妝品往往起到反效果,不信可以去看看德國著
名的第三方獨立消費產品評測基金會Stiftung Warentest(商品測試基金會)定期發佈的化妝品橫
評,常常有平價超市的便宜貨吊打進口名牌高端貨的情形發生。
那些名牌廠家肯定不是傻瓜故意去做一款「不好」的產品去砸自己的牌子。實際情況是,越高端
的化妝品,越是有針對性,只有用在了適合的皮膚上才會有最佳的效果。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使
用,那還真不如一百多元一大瓶的雪花膏了(vanishing cream)。
護膚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更年輕,至少比同齡人年輕。那麼,導致皮膚變老的真正原因是
什麼?大家都知道,是紫外線。可是,明明有採取防曬措施,為啥效果不佳?
羅伯的案例,或許能告訴我們一些想要的信息。
羅伯是英國的一名卡車司機,駕齡已有數十年,是名副其實的老司機了。羅伯從來不用護膚品,
他認為待在車裡很安全,厚厚的玻璃會過濾掉曬傷人的光線,根本不會曬傷,而且羅伯相當自信
地認為自己算得上很年輕。
但事實果真如此麼?
玻璃確實過濾掉了曬傷人的光線,這類陽光射線被稱為UVB(短波紫外線),因為這些輻射的波
長非常短,既無法深入皮下,也無法穿透車窗玻璃,所以坐在車裡的羅伯確實不會被曬傷,但坦
白地說,羅伯的皮膚看起來可一點也不年輕。
下面兩張照片是羅伯在曼徹斯特大學皮膚專科中心的皮膚檢測結果,皺紋用綠色的線條標註出來
了,我們可以看到羅伯的皺紋可不少,而且奇怪地是,羅伯右側的皺紋明顯比左側密集,這是為
什麼?
還記得麼?羅伯的職業是司機,和台灣左駕右行不同,英國實行的是右駕左行。由於常年坐在右
邊的駕駛位上,羅伯的臉部右側直接面向陽光暴曬,雖然玻璃可以過濾掉UVB(短波紫外線),但
陽光中含量更多的UVA(長波紫外線)卻能穿透一般的玻璃,還能穿透表皮直達真皮層,直接破壞
膠原蛋白,而一旦膠原蛋白被破壞,皮膚就會下限出現皺紋。更可怕地是,由於UVA能夠穿透到
真皮層,損傷細胞DNA,甚至能引起皮膚癌。
看到這裡你一定明白了,UVB是曬傷元兇,且穿透力較弱,而UVA不僅穿透力極強,還是皮膚老
化、出現皺紋甚至引發皮膚癌的真正元兇!因此,想要延緩衰老的速度,務必要注意UVA的防
護,但與常識不同地是,由於先天膚質不同,每個人皮膚抵抗紫外線的能力是千差萬別的!
「紫外線輻射抵抗相關基因」資深研究者,美國南加州大學(USC)醫學院分子微生物學和免疫
學華裔副教授梁澄玉通過一系列科學研究得出:當人們被曬黑時,那些有正常紫外線抵抗基因的
人,可以及時修復大多數UV所致的DNA損傷,而那些攜帶有缺陷的紫外線抵抗基因的人,則將
會有更多的傷害。在日積月累之後,如果他們經常曬太陽或被曬黑,這些人患皮膚癌的風險將會
增加,如黑色素瘤。」
因此,精準獲知自身皮膚抗紫外線傷害與陽光敏感風險就十分必要。如何獲知呢?現在借助現代
基因檢測技術就可以輕鬆做到。以長弓生化科技護膚美容基因檢測為例,通過檢測MC1R、
HERC2等6個與皮膚抗紫外線傷害與陽光敏感風險的基因,可綜合個體的基因測序和分型結果,
根據國內外權威雜誌的統計,精準檢測與人群的平均水平相比,個體的皮膚抗紫外線傷害與陽光
敏感風險表現。
如果皮膚抗紫外線危害與陽光敏感風險偏低,可以選擇防曬力度低一點的防曬霜,比如
SPF:15,PA+的組合。如果皮膚抗紫外線危害與陽光敏感風險比一般人群偏高,最好選擇防曬力
度高一點的產品,比如SPF:30,PA+++的組合;但防曬等級更高的防曬霜往往涂起來不那麼舒
服,如果皮膚對高等級防曬霜的成分有過敏,或者感覺過於油膩,就需要考慮通過物理遮蓋、為
愛車貼更好的防UVA紫外線貼膜等方式強化防曬力度。此外,皮膚抗紫外線危害與陽光敏感風險
高的人群,在選用化妝品時也應更加慎重,在飲食等方面也需要進行針對性地調節,這些在護膚
美容基因檢測報告中均有詳細地說明。
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細膩的肌膚,但很少人能耐下心來做做功課,看完羅伯的這個案例,希望
每個人都能以更科學、更理性、更有耐心的態度對待日常的護膚,不盲目追求速成,不被各種美
妝博主帶節奏,多從科學的角度瞭解護膚的原理,瞭解了護膚原理之後,再刪繁就簡選擇適合自
己的護膚方式,精準護膚,這樣肌膚也會慢慢地以我們理想的方式回饋回來。